勘查找矿丨什么是工程技术方法?

原理:工程技术方法是利用槽、井、坑、钻对矿层(体)直接揭露,通过工程编录取样、记录而获取地质或矿化信息的一种直接的找矿方法。

目前国内外对金属、非金属矿床勘查,大量采用的勘查工程技术手段仍然是坑探和钻探工程,其特点如下:

1)探矿工程是一种主要的勘探技术手段,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验证或观察矿体或地质现象,特别是坑道工程,人员可以进入地下,对矿体进行直接的观察、编录和取样,而钻探除探测深度大外,仍可以通过岩心对矿体进行观察、描述和取样分析,无论是坑探或钻探都是一种直接探矿方法,目前是其他各种方法所不能及的和代替的。因此在矿床勘查各阶段得到最广泛的应用。

2)探矿工程特别是坑道工程,它不但在矿床勘探时运用,同时这些坑道工程在矿床开采阶段也可运用。这就要求在设计坑探工程时要考虑到开采时尽可能被应用,这样可大大降低工程费用。

3)钻探工程勘查深度大,施工速度快,消耗费用相对坑探工程要低得多,同时施工灵活,不但在地面可进行施工,同时在地下坑道中也可布置施工坑内钻。因此,钻探工程成为矿床勘查最常规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。

我们也应该看到,探矿工程还具有一些欠缺,需要不断改进。如机械设备笨重,给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带来困难,成本较高,施工技术要求高,周期长。

目前探矿工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,即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。坑探工程又分为地表坑探工程(剥土、槽探、浅井),又称轻型山地工程;地下坑探工程(穿脉、沿脉、斜井等)又称重型山地工程(包括钻探)。

 

01
坑探工程
 
 

 

在岩土中挖掘坑道以便勘查揭露矿体或者进行其他地质勘查工作,这些坑探工程以其

使用的条件和作用可以分为如下主要类型:

1)探槽(TC)。是从地表挖掘的一种槽形坑道,其横断面为倒梯形,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3~5m,探槽断面规格1mx(1.2~7)m,视性质及探槽深度而定,利于工作,保证安全。探槽应垂直矿体走向或平均走向来布置。探槽有两种,即主干探槽和辅助探槽。主干探槽应布置在工作区主要的剖面上或有代表性的地段,以研究地层、岩性、矿化规律、揭露矿体等。而辅助探槽是在主干探槽之间加密的一系列短槽,用于揭露矿体或地质界线,可平行主干探槽,也可不平行。所有探槽适话用干浮土厚不大千3m,当地下水面低时,覆盖层厚达5m时也可使用探槽。

2)浅井(QJ)。它是由地表垂直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均较小的坑道工程。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m,断面形状可为正方形、矩形或圆形,断面面积为1.2~2.2m²。浅井的布置视矿体规模产状来进行。当矿体产状较陡时,可在浅井下拉石门或穿脉,当体产状较缓时,浅井应布置在矿体上盘。浅井主要用于揭露松散层掩盖下的矿体,深度-般不超过20m。对某此矿床如风化矿床,浅井是要的勘探手段,对于大体积取样的金刚石砂矿或水晶砂矿,只能用浅井来勘探

3)坑道。主要用于揭露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矿体或地质体,由于成本高,施工困难,因此多用于矿床勘探阶段,在使用时应考虑矿床开采时的需要。其类型有如下7种:①平(PD)从地表向矿体内部掘进的水平坑道,断面形状为梯形和拱形;②石(SM)在地表无直接出口与含矿岩系走向垂直的水平坑道;③沿脉(YM)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;④穿脉(CM)垂直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;⑤竖井(SJ)是直通地表且深处和断面都较大的垂直向下掘进的坑道;⑥斜井(XJ)是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道;⑦暗井(AJ)在地表设有直接出口的垂直或倾斜的坑道。

 

02
钻探工程
 
 

 

钻探工程是通过钻探机械向地下钻进钻孔,从中获取岩心、矿心,借以了解深部地质构造及矿体的赋存变化规律。其钻进深度,对于固体矿产为100~1000m。钻探工程是主要的矿产勘查手段。

1)浅钻。垂直钻进的浅型钻,其钻进深度对在100m之内,用以勘查埋深较浅的矿体。当涌水量大而无法用浅井勘探时,可采用浅钻在矿点检查及物探、化探异常的验证时经常使用。

2)岩心钻。是机械回转钻,备用一整套的机械设备如钻塔、钻机、水泵、柴油机或电动机、钻杆及套管等。钻进深度为300~1000m。用以深度较大的矿体,可垂直钻进也可倾斜钻进。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均可使用;但较多的是在详查及勘探阶段使用;在普查阶段也可布置少量的普查验证钻孔。

来源:《固体矿产勘查技术》

 

 

 

最新资讯

创建时间:2023-07-19 10:36
浏览量:0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400-878 263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